回顾DeFi Summer一周年,看这6项数据就够了
如果从2020年6月29日,欧易OKX上线Compound (COMP)交易算起,轰轰烈烈的“DeFi Summer”已经走过了整整一年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既经历了DeFi各项数据疯狂飙涨的高光时刻,也见证了在遭遇各种挫折之后新生力量的顽强生长。一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以数据为切入点,全面审视DeFi走过的风雨之路,探寻未来DeFi可能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从“DeFi Summer”谈起
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从去年夏天Compound的兴起开启这个话题?事实上,如果依循DeFi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成立的MakerDAO,这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上的一个主打抵押借贷功能的DeFi项目,也是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开启了DeFi大门的明星项目。不过,自MakerDAO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其较高的参与门槛以及尚未探索出成熟的经济模型,DeFi的发展基本处于低调蓄力的阶段,并不为加密市场内的广大投资者所熟知。直到“流动性挖矿”(Liquidity Mining)和“收益耕种”(Yield Farming)等概念提出之后,凭借稳定且低风险的较高收益表现,DeFi才开始逐渐受到加密社区广泛关注。
而Compound则是点燃2020年“DeFi Summer”第一把火的天选之子。虽然“流动性挖矿”一词既不是Compound团队发明的,也不是他们最早采用的机制,但是 Compound 却是这件事最重要的推动者。去年夏天,Compound protocol发布了自己的治理代币COMP,从而推广了Staking的概念,COMP进一步引领了市场的流动性挖矿热潮,同时在此期间,我们还见证了Yearn Finance的治理代币YFI是如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超过比特币价格的加密资产的历史时刻。
从数据来看“DeFi Summer”一周年
1)总锁仓量(TVL),最高增长58倍
总锁仓量(TVL)是衡量 DeFi 生态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所有锁定在 DeFi 协议智能合约中的 ETH 和各类 ERC-20 代币的总价值之和而得到,通俗的理解,就是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投资者投入了多少真金白银在 DeFi 智能合约中,在为自己赚取收益的同时参与DeFi 生态建设。
根据OKLink的统计数据,近一年以来,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生态的锁仓量从2020年6月底的19.2亿美元,最高增长到约1135.7亿美元(2021年5月11日),最高涨幅约 5815.1%;随后由于行情的下跌,锁仓量逐渐下滑,截至撰稿时,锁仓量约为 713.7亿美元,相比“DeFi Summer”启动时的数据仍有3617.2%的涨幅。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总锁仓量数据是由美元价值为单位计算的,而投资者投入到DeFi协议中的是各类加密资产,也就是说该数据会随着ETH等加密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在锁仓的加密资产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密资产价格上涨,锁仓量会相应上涨,反之亦然。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于DeFi市场的情绪变化,我们在使用总锁仓量这一指标进行衡量DeFi生态规模时,还可结合参考 DeFi 中的 ETH 和 BTC 锁仓量这两个辅助指标,即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直接来看投资者在DeFi中投入的ETH 和 BTC是否在变动。
据 DeFiPulse 的统计,近一年来,DeFi 中的 ETH 锁仓量大约从344.8万枚最高增长到 1100.6万枚(2021年4月21日),最高涨幅约为219.2%。然后受到ETH价格几次大幅下跌的影响,清算量暴涨以及部分用户撤出资产避险双重结果叠加,DeFi 中的 ETH 锁仓量最终回撤到 880 万枚,较一年前增长率约为 155.2%。
再来看DeFi中锁定的BTC数量,据 DeFiPulse 的统计,当前以太坊 DeFi 生态中锁仓的 BTC已经有16.83万枚,大约占到目前 BTC 流通总量1874.89万枚的1%,按照当前比特币的价格计算,为以太坊 DeFi 生态贡献了近百亿美元的锁仓价值。而一年前这一数据仅为1.2万枚,在这里还可以做一个有意思的对比,那就是比特币闪电网络中锁定的比特币数量。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6月15日,比特币闪电网络中锁定的比特币数量刚刚突破1500枚,由此也可见DeFi对于比特币持有者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2)用户量
DeFi 用户量是测量 DeFi 生态发展以及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所引用的“用户量”指标,是假设一个独立地址代表一个用户为前提,与一般意义上的用户数量有所不同。实际中一个DeFi用户可能拥有多个独立地址,因此该数据可能存在高估的情况,另外不同协议的增长用户也会存在重叠。
从下面DeBank给出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到,2020年夏季以来特别是2021年上半年,在市场整体牛市行情的背景下以及各种流动性收益挖矿的激励下,DeFi 生态百花齐放,再度迎来一波用户增长。
以 2020 年 6 月 1 日计,当日所有 DeFi 的交易协议的用户数为 6200 多人,而最高峰是 2021 年 5 月 11 日,当日的交易用户数为 85 万人,一年之内增长接近 140 倍。
3)借款总量
以我们上面提到的MakerDao和Compound为例,借贷服务是DeFi生态中非常重要一环,基于这些智能合约的总借款量可以体现DeFi生态中借贷协议的抵押和借贷规模,还可以作为评估用户交易活跃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OKLink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2020 年 6 月底,当时所有 DeFi 的借款总量为5.4亿美元,相比2021 年 5 月 9 日最高峰时的193亿美元,一年之内增长超过3474.1%。
4)交易量
对于任何交易类的项目来说,观察其交易量的变化趋势无疑是最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指标。在Compound抵押借贷协议之后,快速崛起的Uniswap、SushiSwap等更加多种多样的流动性挖矿类DEX,为DeFi玩家提供了丰富的交易平台。从交易量数据来看,大有赶超CEX的趋势。具体来看,据DeBank统计,2020年6月底,DEX上的交易量仅有6000万美元左右,而到了2021年5月29日,这一数据已经达到230.1亿美元,最高涨幅382.5倍。
5)Gas Price
关于Gas价格的讨论其实贯穿了DeFi发展的全过程。在去年DeFi Summer爆火之际,我们经常可以听到DeFi投资者抱怨交易手续费动辄高达数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对于一些资金体量较小的投资者而言,往往会出现挖矿的收益不足以抵扣手续费的情况。实际上,在DeFi Summer来临之前,标志着以太坊网络价格的 Gas Price 已经有了显著增长,从个位数的 Gwei 水平增长到了几十 Gwei 的水平。但显而易见的是,在流动性挖矿启动后,Gas Price在短期内快速增长,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并且在此之后长期保持在高位,为了方便各位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Gas Price的历史变化情况,我们截取了OKLink上自2017年以来至今的变化趋势图。
从下图可以看到,如果以 2020 年 6 月 1 日计,当日 Gas Price为 30 Gwei,而最高峰是 2020 年 9 月 17 日,当日平均 Gas 为 544 Gwei,3 个月时间增长 18 倍。
6)预言机调用次数
预言机作为一个将数据从区块链外传输到区块链内进而保障链上数据真实性的工具,在区块链网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基础设施。而在 DeFi 快速发展之前,其实预言机并未获得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自去年 DeFi Summer 之后,预言机的需求同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预言机的调用次数就可以明显的看出。
从上图可以看到, 2020 年 6 月 1 日,当日预言机调用的次数仅为 72 次,和2020 年 12 月 18 日的峰值4 万次相比,半年时间增长超过 500 倍。
“DeFi Summer”的辉煌能否再现?
从当前加密市场的整体形势以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数据来看,DeFi生态在经历了4月~5月的二次爆发之后,已经再次回到低潮期,不论是从ETH的Gas价格变化还是从DeFi代币的价格变化来看,都似乎宣告了DeFi生态进入颓势。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太坊的 DeFi 生态碰到了天花板呢?好像也不必急着下结论。如果从加密市场的整体数据来看,现在的 DeFi 生态依然还处于超早期的发展阶段,虽说以太坊的总锁仓量现在已经缩水到了713亿美元的规模,但换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仍然有更多的资产还没进入 DeFi 生态。
正如我们在4月中旬的《DeFi总锁仓资产突破600亿美元,如何继续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文章所提到的,DeFi已经初步验证了金融业可以在没有守门人或中心化的中介机构的情况下运作,创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直接借贷和交易的环境是可能的,而目前世界上仍有高达17亿人口在传统金融世界中不拥有银行账户,所以随着DeFi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互设计更加友好,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等等,这17亿人口很可能跨越传统金融社会,直接成为去中心化金融世界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届时无疑将会迎来一个规模更大也更持久的爆发期。
© 2024 OKX. This article may be reproduced or distributed in its entirety, or excerpts of 100 words or less of this article may be used, provided such use is non-commercial. Any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of the entire article must also prominently state: “This article is © 2024 OKX and is used with permission.” Permitted excerpts must cite to the name of the article and include attribution, for example “Article Name, [author name if applicable], © 2024 OKX.” No derivative works or other uses of this article are permitted.
Information about: digital currency exchange services is prepared by OKX Australia Pty Ltd (ABN 22 636 269 040); derivatives and margin by OKX Australia Financial Pty Ltd (ABN 14 145 724 509, AFSL 379035) and is only intended for wholesale clien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Corporations Act 2001 (Cth)); and oth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by the relevant OKX entities which offer them (see Terms of Service). Information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investment advice,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or an offer of (or solicitation to) buy any crypto or related products. You should do your own research and obtain professional advice, including to ensure you underst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roducts, before you make a decision about them.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 never risk more than you are prepared to lose. Read our Terms of ServiceTerms of Serviceand Risk Disclosure Statement for more information.